官方微信

医疗科普

瑞宝儿科:饮料也会导致猝死?家长选择饮料时要注意


瑞宝儿科,医疗科普

饮料

也会导致猝死?

究竟

是事实还是哗众取宠?

今天宝叔带大家

专业来解析这个

可怕的消息

到底

是真的吗?

可能很多家长看到了这条新闻

美国马里兰州一位14岁的小女孩,在短时间内饮用2瓶功能性饮料,导致咖啡因过量引起心率失常,抢救无效死亡。


这类被人们当做熬夜神器的功能饮料,究竟是什么成分?对人体的健康又有什么影响呢?


首先

按照《饮料通则》中分类,饮料可分为:

《饮料通则》分类

1

碳酸类饮料

2

果蔬汁饮料

3

功能饮料

4

茶类饮料

5

乳饮料

6

咖啡饮料

7

含酒精饮料


其次

功能性饮料包括运动饮料,能量饮料,和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。

运动饮料

运动饮料:一般含有碳水化合物(通常说的糖),电解质和维生素。


运动过后,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肌糖原,而肌肉又加大对血糖的摄取,因此引起血糖下降,若不能及时补充,工作肌肉会因此而乏力。


由于运动会消耗大量的体能和维生素,所以饮料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对运动后身体的很好补充, 尤其是维生素B??。


出汗导致钾、钠等电解质大量丢失,从而引起身体乏力,甚至抽筋,导致运动能力下降。而饮料中的钠、钾不仅用于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、钾,还有助于水在血管中的停留,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。


能量饮料

能量饮料:与运动饮料成分类似,成分比例略有不同,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咖啡因。


咖啡因有缓解疲劳、提高注意力和灵敏度以及增强运动表现的作用。日常生活中的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。由于大多数的青少年和儿童对咖啡因没有药物耐受性,因此更易于产生不良反应。过量摄入咖啡因更负面影响及导致不良反应,包括:失眠、神经过敏、坐立不安、胃刺激、恶心、呕吐、心动过速、震颤和焦虑等。


另外,能量饮料中还会添加牛磺酸。牛磺酸本身对人体有益,但和咖啡因一起大量摄入会出现联合作用,可能会导致心肌局部缺血,诱导冠状血管痉挛。此外,还可能出现严重的神经和心脏毒性,如:幻觉、癫痫、昏迷、节律障碍、心肌病,甚至心脏骤停。


最重要的一点,能量饮料和酒精混合摄入。在大部分饮料猝死的案例中都与一同饮用酒精有关。包括猝死、冠状血管痉挛、心动过速、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室纤维性颤动等。而蛋黄派,藿香正气水等日常用品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含有酒精,易造成误服。


其他饮料

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不适合儿童饮用。


综上所述,在给孩子买饮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成分说明,不选择有咖啡因成分的饮料。儿童和青少年对药物耐受性差是主要原因,易出现不良反应。除含有咖啡因的饮料要限制儿童饮用外,碳酸饮料,茶饮料等也不可多喝。而果汁虽然对人体有益,但多饮会造成饱腹感,影响孩子食欲。所以,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饮料就是白开水。

联系我们